中国希望和非礼宾回到谈判轨道 但现在的问题是能不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3日发表《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白皮书强调,中国坚定维护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坚持通过规则机制管控分歧。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表示希望把和菲律宾的关系拉回到正常轨道。中国希望和菲律宾回归到双边谈判的轨道上。中国是否划分南海防空识别区要根据综合判断来定。
刘振民指出,是菲律宾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而引发争议。菲律宾的主张毫无法理依据。其所谓的“有效控制”是建立在非法侵占基础上的。南沙群岛从来不是菲律宾领土的组成部分。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是恶意行为。
“仲裁庭不是国际法庭,仲裁庭的组成是政治操作的结果,仲裁庭的组成是受到操纵的。仲裁庭运作让国际法界大跌眼镜。仲裁庭法官是有偿服务的,来自菲律宾及可能其他国家。仲裁庭的法官没有一位来自亚洲。仲裁庭得到菲律宾或其他国家的资助。裁决是没有约束力的、无效的。菲律宾企图染指中国黄岩岛。有的人或有的国家说,裁决是有约束力的,当事方要执行,这是骗人的鬼话。”
“中国坚决反对菲律宾非法侵占中国岛礁;中国坚决捍卫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菲律宾对中国黄岩岛提出的非法领土要求没有任何国际法依据。”刘振民说。
这份白皮书2万余字,除引言外,共包括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由来、中菲已就解决南海有关争议达成共识、菲律宾一再采取导致争议复杂化的行动、中国处理南海问题的政策等五部分:
白皮书说,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确立的,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白皮书指出,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核心是菲律宾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而产生的领土问题。从历史和国际法看,菲律宾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领土主张毫无根据。此外,国际海洋法制度的发展导致中菲出现海洋划界争议。中菲两国曾就妥善处理海上争议进行多次磋商,就通过谈判协商解决有关争议达成共识,并在双边文件中多次予以确认。
白皮书说,菲律宾时任政府2013年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违反中菲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议的协议,侵犯中国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的权利,滥用《公约》争端解决程序。应菲律宾单方面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自始无管辖权,所作出的裁决是无效的,没有拘束力。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仲裁裁决的影响。中国不接受、不承认该裁决,反对且不接受任何以仲裁裁决为基础的主张和行动。
白皮书强调,中国一贯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定维护和促进国际法治,尊重和践行国际法,在坚定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同时,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坚持通过规则机制管控分歧,坚持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致力于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白皮书表示,中国坚持与地区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坚定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积极倡导域外国家尊重地区国家的努力,在维护南海和平稳定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
(消息来源:华尔街见闻)